Page 270 - My FlipBook
P. 270

第十章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容、方法逐步规范、成熟。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的成熟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制度逐步完善

            的标志。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从一开始的资金审计到现在的
            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计,又发展到绩效审计,体现了内容的完整性。审计方法也由就账查
            账发展到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相结合,审查图纸和现场测量相结合等,审计方法多种多样。

            二是审计目标、审计重点任务明确。应该说国家投资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就是
            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点任务是
            查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减少损失浪费,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目标和任

            务的明确保证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健康发展。使广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能时时牢记
            自己的使命,不会将审计作为谋取单位、小集团或个人利益的手段。三是审计的覆盖面不
            大。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每年都

            在加大,并且从原来的常用的基础设施扩大到很多不同的行业,近年,随着国家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另一个重点。这些年来审计理

            论,审计技术在提高,但审计的人力没有增加,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投入过少,造
            成国家审计机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奇缺。从审计的覆盖面来看,国家审计机关的审
            计覆盖面过小,许多国家投资的项目没有经过审计,使审计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四是审

            计的深度不够,审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进入到工程管理审计层次后,
            审计的深度不够、审计质量不高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

            原因,首先是审计机关的工程技术力量不足,审计从事的主要是财务审查,在工程上没
            有技术力量的支撑,不能对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进行有效检测。其次力量不足,没有足
            够的人力和时间对项目进行深入的审计,审计项目的时间一般都有限制,有时审计人员

            要对一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深查时,却因时间的限制而不能进行。再次是对建设项目的审
            计质量要求没有较为详细的标准,致使建设项目的审计质量完全由审计人员自己控制,
            随意性较大,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法规、规范不健

            全。审计的规范是保障审计人员按程序进行审计,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现阶段,
            财务审计的规范已比较完善,但全国统一的、规范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实施细则至今没
            有制定出来,各地在审计程序、审计方案、审计组织、审计底稿的编制上各不相同。另外,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法律依据也不完备,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往往要依
            据其他部门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这些法规的执法主体不是审计机关,要求其他执法

            主体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理,往往协调起来很困难,处理的效果也不满意。现阶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建设项目审计经常涉及非公有经济实体,
            审计机关对这些实体的检查受到诸多法律的限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固定资产投资

            审计法制建设的一个难点问题。





                                                                                              261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