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8 - My FlipBook
P. 268

第十章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概述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发展历程

                 1. 项目资金审计阶段
                 这一阶段处于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初期。九十年代初,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
            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那时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国家批准立项,项目设计、项目施工

            都由国有单位承担,没有实行市场化。政府主要关注项目资金是否真正用到项目上,项目
            资金的管理、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法规、政策的规定。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控

            制政策。同时,审计机关成立时间不长,专业技术人员极少,没有能力开展专业技术方面
            的审计。因此这一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于起步阶段,实质上没有开展真正意义的固
            定资产投资审计,这时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

            延伸。这一阶段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使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认识到固定资产投资
            审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认识到要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必须要有既懂财务知识,又懂工
            程技术的审计人员。审计机关开始关注国家建设方面的政策和建设行业的状况。应该说这

            一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实践为后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发展寻找到了方向。
                 2. 建设程序和工程造价审计阶段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国家固定

            资产投资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政府开始大规模地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在此期间发行了大量
            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水利、市政等一大批建设项目开始实施。这客观上要求

            政府要加强对这些资金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建设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家出台了
            一系列的建设法规来规范建设市场的运作,通过规范市场行为来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为顺应这一形式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固定资产

            投资审计实践工作的不断推进,审计机关无论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理论水平到具体的
            工作方法、技能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也使得审计机关有能力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

            容。在主客观两个条件的促使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发展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从
            单纯的资金审计向资金审计和工程技术审计两个层面共存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资金审
            计为主线,以工程技术审计为补充的项目审计阶段,工程审计主要集中在建设程序和工

            程造价两方面。这一阶段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为后来的全面审计积累了大量的实践
            经验。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论上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论更
            细致、更全面、更专业。

                                                                                              259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