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3 - My FlipBook
P. 263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四)与风险相关的其他因素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还会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或者“缺陷”。这些因素不一定符
            合风险的严格定义,但与风险一样,能够导致不确定性的损失,或者导致其他风险的发生。
            这些因素与风险有很大的共性,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缺陷;以及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容易在

            主观上忽视的问题。一是对外投资主体的国际认同问题。一些国家认为中国的对外投资主
            体不是公平的市场竞争主体,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平等交易原则,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可能
            威胁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当海外并购活动关系到能源、矿产、高新技术等战略物资、核

            心利益或者国家安全时,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会面临被投资对象国拒绝的风险。二是各类
            对外投资主体的内部治理结构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中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着继续深
            入改革,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应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

            制改革,进一步防范漏洞,降低国有资产存在流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中国对外投资的
            私营企业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管理制度和财务架构等方面。

                 (二)对外投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从抽象的理论层面界定了各类风险,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各项风
            险加以具体的分类,不仅指出了符合风险基本概念的具体风险,还进一步探讨了与风险的

            定义具有密切关联、有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又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企
            业的内部因素,导致企业的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外部风险的发生,是企业无法把握的。

            但是根据投资学、金融衍生品理论和保险学理论,风险是可以分散、对冲、转移和规避的。
            从各种风险之间的关系来看,各种风险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例如,价格风险、外汇交易
            风险、可以通过商品期货、股指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以锁定风险。但是,如果仅进

            行单项的期货交易,而不同时在现货市场进行反向交易,又会在金融市场,引起投机风险。
            因此,面对经济风险的企业,为防止经济风险的发生,应在期货市场做反向交易,以套期
            保值,对冲风险。而企业内部治理方面的不利因素,则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改革加以纠正。

            为规避、防范各种风险,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应做出各自的努力。政府可以通过外交努力加
            强与东道国的协商,通过与东道国签订国际协定,通过向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政策法律支
            持,通过向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信息与各项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克服风险。

                 1. 政治风险的防范策略
                 针对政治风险,中国企业应注重稳妥安全,需要密切关注当地的政府政策、社会思潮

            与政治走向,做出合理的投资项目安排。例如,在政局不稳的国家,可以采取“出口-建
            立营销渠道-建立合资投资项目-建立独资项目”的方式,先通过出口检验产品,再建立
            营销渠道,最后建立投资项目,循序渐进地进入投资对象国。在投资方式上,中国企业可

            采取灵活的投资方式。例如采用新建、合资、合营等方式,还可采用多种项目融资方式。
            在政局不稳的国家或者排外情绪较强的国家,可采用“新建+合资”的方式,一方面带动

            当地就业,另一方面,使国内淘汰的机器设备得以重新利用,节省资金,带动当地就业,
         254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