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My FlipBook
P. 37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信息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提升组织效率,进而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国有企业并不多。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更显紧迫,推进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六)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风险加大
                 随着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正日益成为重要的对

            外投资国。企业跨国经营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经营环境复杂多变,这些都决
            定了国有企业跨国经营所需要的财务管理活动与国内有明显不同,必然存在本身的特殊性
            和规律性。同时在具体实践层面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面临诸多特殊的理财问题及

            现象,包括国有跨国企业在当地的理财环境、政治风险、外汇政策、汇兑风险、税收因素、
            通货膨胀风险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等。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跨国企业经营短期化现象严重,不能从全球战略角度出发优化

            资源配置,局限于追求短期利润,各分公司间的资金调配、管理和协调缺乏一致性,不能
            集中优势资金对重大的投资项目进行投入。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国有企业的海外子公司获

            利之后,母公司却无力将资金收回国内或投往第三国项目上,国有资金严重失控。再者,
            经济全球化日趋发展使得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
            使得投资于某地的子公司的财务风险有可能波及母公司,导致母公司的倒闭、破产。因此,

            信息的及时性和风险的可控性对国有跨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及时掌握和发
            现子公司的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殃及企业(集团)整体运行安全。另外,

            我国国有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地涉及国际结算、国际性财务分析、国际性企业兼并和破产清
            算等方面。在管理实践中,如何统筹兼顾,做好国有跨国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和评价
            同样是国有企业当下面临的严峻挑战。

                 张平认为“基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庞大的国有企业基础、国有企业在经营状态上
            的先天不足、经济转轨阶段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的显性化,以及这种困难存在的广泛性和强
            烈的连锁反应性,加上现行财政制度中潜在的风险诱因,使我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有可能

            从市场主体的个别风险转化为公共风险,再转化为财政风险”。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
            制度还不完善,和大多数欧美国家的企业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尚处于一个艰难的创业
            时期,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创新,诸多不合理的障碍严重束缚着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的效

            率以及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必须加强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监控。

                 二、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家族式管理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家族化”管理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

            化”特征,企业的投资者也就是企业经营者,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家长制”“一
            言堂”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都是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
            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或参股合资开办的家族式企业,其所有权归一个

          28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