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My FlipBook
P. 40
第一章 财务管理
缺乏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其他诸多因素的考虑,会计披露也难以保证及时性和层次性,难
以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三)财务信息时效性差
网络化管理在我国起步晚,到目前为止,虽有部分大中型企业开始实施,但难以形成
规模,再加上财务部门架构越来越复杂,财务管理流程越来越长,导致信息的沟通主要依
靠人工,难以实现共享和企业资源的优化整合。从需求方面来说,专门设立财务管理机构
的企业比较少,财务管理多与会计核算结合在一起,这就导致企业能够开展高层次财务管
理的人才较少。财务管理专门人才的缺失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弊端日显,企业对财务管理
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供给层面来说,由于监管的缺失,财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下降,
财务人员的供给弱化。
(四)财务管理共享性差
企业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进行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必须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
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方式,建立高效的财务信息反馈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
企业不具备自主创新精神,也不存在自主开发信息化财务管理软件的情况同时,企业存在
着信息不对称、不共享的情况,导致财务管理的低效率。财务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
往来较少,企业各部门间基于自身利益关系不会进行及时沟通;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没有
形成统一的信息标准,导致内外部之间信息不匹配,信息及数据的传送、沟通不及时,这
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管理决策。
(五)财务决策风险意识淡薄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与风险,对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分析及反
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对数据进行披露后,若披露的内部信息与企业现有的外部信
息存在着不对称、不充分等问题时,将会导致企业运营风险。同理,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特别是对财务信息的管理,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大数据的发展步伐,不能及时应对变革,不
能增加相应的危机、风险意识,则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导致企业的危机。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