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My FlipBook
P. 75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乏监管的环境下工作,有时会因为资产盘点工作不到位,导致管理漏洞,比如有的缺少资

            产转移凭证、有的缺少出借手续,有的甚至在不知情情况下被擅自挪用,造成账实不符,
            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资产流失现象

                 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较普遍、严重。较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
            不到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部分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不规范,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风险;部
            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由于决策失误,使得部分资产有流失情况;部分事业单

            位在资产管理中不按要求使用,认为资产是国家所有,其他人无权干涉,这样部分人员会
            将部分资产私下借出,部分国有资产未经过严格审批就私自转让,在管理中存在资产转移、
            审批手续办理滞后等问题,这些都使得较多国有资产在具体管理中存在较大流失风险,其

            中隐性资产流失更多,不能发挥资产作用。

                 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策略


                 (一)及时完善更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对现有的资产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事业单位及时对当前所使用的资产管

            理体系加以分析,找出其中无法适应当前资产管理的内容,将其剔除,并根据科研单位的
            实际情况补充完善,保证资产管理体系能够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 注重分类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可将国有资产按照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对外投资等不同资产类型加强管理,能够依据不同国有资产具体类型及其特点,保证管理
            效果。当然,不同单位在资产管理体系逐步修订与完善期间,应依据单位的规模大小、主

            要拥有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及时更新与科学管理,为单位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2. 注重过程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以资产管理系统或专门的台账填制以及会计报表系统(如固定资产管
            理模块)为载体,详细记载单位所管理的资产,要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相关资产实物上要
            加贴标签。行政事业单位对管理系统或台账的登记要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应安排专门科

            室及专人对台账及资产资料进行归档,建册编号,便于调阅。单位除对资料按常规管理手
            段登记归档,还应对资料领用、流转、借入借出进行严格登记,内容应涵盖领用人、用途、

            借用时间、归还时间及经手人等。
                 3. 对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及方法进行更新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需要善于总结当前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抽样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更好地分析单位资产管理效果与存
            在的问题;从资产管理阶段性目标、资产管理需要遵循原则、国有资产管理控制方法、国
            有资产预算管理体系、国有资产采购合同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国有资产采购支出、国有

          66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