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My FlipBook
P. 77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位的国有资产监管提供依据。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在年末应结合国有资产相关报表,对资

            产情况进行完整清理。
                 3. 建立定期的资产清查盘点制度
                 在国有资产监督中,单位不定期对各类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做好资产清查,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等实际情况,便于对不同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
            进行全过程监督,保证各类国有资产管理的可追溯性。对于无形资产,则应根据其专利权
            证书、相关无形资产转型权证等载体查看其有效性。在具体实施上,特别是对于资产较多、

            规模较大的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盘点工作。比如在固定资产盘点过
            程中,资产使用或管理科室提供相关登记簿,信息科室将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在财务科
            室协助下,整理、汇总、分析数据,最后交由审计科室进行审计,形成环环相扣的有机整

            体。无论是固定资产的存放地点,还是固定资产的数量、使用情况、维修信息等数据,都
            能进行严格的标准化处理,最后形成可视化盘点报告,提供给单位领导。单位领导经过研

            究商议提出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处置方案、盘盈盘亏处理等决策,反馈给相关科室做处理。
                 4. 开展专项审计
                 针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较多的实际情况,主管部门可对其开展资产专项审计。例

            如进行固定资产审计时要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进行审计工作,固定资产审计包括对固定资产
            请购、采购、验收与移交,最后是固定资产盘点,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的处理过程

            中要重视专业性,要在资产的处置环节进行严格审查,在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中按照相关方
            法仔细核算,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严防核算风险,对于不合规的资产和工作认真审查,对
            资产的处置程序进行把控,防止出现违规操作,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审核

            符合规章、制度,严格资产审计环节将会大大促进资产的管理效率提升。
                 (四)注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动态管理
                 1. 动态记录资产变动情况

                 单位在资产管理中应注意动态监管。由于部分资产在使用中存在被挪用、租借等可能,
            单位需要加大对资产的监管,评价不同监管方法是否切实可行。通过对单位资产动态调节
            与管理,及时分析现有资产等相关信息记录,并做好国有资产的有关数据、信息等记录,

            完成国有资产入账工作,通过监管知晓国有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预防国有资产在使用中
            出现流失问题。

                 2. 动态消除管理漏洞
                 动态进行国有资产监管还可以使单位更好地知晓资产状况并保证资产完整性。针对各
            类国有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等,需要定期做好清查工作,摸清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

            国有资产情况,不能将相关国有资产限于账面或者数据上,保证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如果理论数据与实际情况对不上,应及时彻查,并逐步形成详细的国有资产数据库。依靠

            动态管理,减少国有资产监管漏洞,更好地预防国有资产流失。
          68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