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My FlipBook
P. 158
多元化经营战略下的民营企业管理
研究发现,企业经营绩效来源于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代理理论等,是多因
素作用的结果。在结合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进
行研究和完善。何宜强(2008)对当时运用广泛的几种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进
行了总结,并提出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价时,不仅衡量指标要多元化,而且评
价方法也要多元化,这样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更为准确。
此后,主成分分析法(郑静等,2013)、托宾 Q 值(何慧芹,2018;黄登
仕等,2016)等方法受到国内学者的青睐。同时,结合不同行业特点,建立了适
应不同行业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 G1 和 BP 神经网络两种单一指标
组合赋权从而得到物流企业经营绩效评估指标(姜旭等,2020),以及基于超效
率 DEA-IAHP 法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杜志平等,2020)。
陈一君等(2020)基于熵权改进TOPSIS评价模型构建白酒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姜帅和贝政新(2019)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出版企业经营绩效评估体系。
此外,大量学者针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做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影响企业经营
绩效的因素十分复杂。企业政治关联与经营绩效有密切的关系,企业政治关联越
强,获得融资就越多,对企业经营绩效提升越大,并且此效应随制度环境、金融
环境的不完善而增大(姚德权等,2014;姜鹏飞等,2015;余汉等,2017;焦捷
等,2018;王婷等,2018)。在企业经营绩效衡量指标中,我国主要是从盈利能
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四个维度去衡量。
二、融资结构对民营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根据文献的梳理得出,MM 理论为国外学者针对融资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
关系研究开了先河。之后,融资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被学者们深入地探索。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合理的融资结构对企业经营有重要意义。优序融资理论认为,
企业融资的三种顺序应该为内源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一)内源融资与民营企业经营绩效
国外学者就内源融资对民营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较少,大多是根据内源融资
成本低、自主选择优势、不会改变企业股权结构的特点与融资约束相结合,针对
所有企业进行研究。Fazzarietal(1988)通过选取美国四百余家上市制造企业为
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外部融资成本较高时,企业更加依赖内部融资,证明
企业内部现金流会对绩效产生影响。Hoshietal(1991)以 145 家日本上市制造企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