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9 - 快乐高效学语文
P. 199

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3. 分析第一、二段(12 分钟)。
                 ①对课文分层交流。
                 ②重点词语的意思交流。

                 ③写作特点的交流。
                 1)“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待了方仲永的那

             些方面?
                 2)交待籍贯、身份、姓名、家世。“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
             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3)“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

             是什么?
                 4) 过渡。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

             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
             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
             么样的人?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
                                                                                           快乐高效学语文
             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人。
                 4. 难点点拨与交流(8 分钟)。

                 ①赏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感悟本文笔墨凝练、
             言简意赅的效果。
                 ②这一句用极其凝练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
             “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把方父贪图小利、

             目光短浅、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
             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

             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
             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
             生辉。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