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8 - 快乐高效学语文
P. 258

快乐高效学语文
            传播”。

                师:按照提示,填上原句,多读几遍,体会感情和写法。
                生 1: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生 2:比喻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生 3:比喻志洁行廉,德声远播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生 4:比喻君子只能在远处恭敬地观赏,而不可近前玩弄的句子是: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
                生 5: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生 6: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

            何人?
                生 7: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菊,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我”爱莲的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写莲花可爱形状

            的目的是: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
                师:请同学们思考白板上几个问题,看哪个小组回答得好?
                生 1:写另外的两种花是为了衬托莲花。
                生 2:写这两种花是为了写两种人,用这两种人来衬托作者。

                生 3:作者是想用这两种人的生活态度来衬托作者的态度和追求。
                生 4:所托之物是莲花,所言之志是作者淡泊名利,不同流合污的志向。
                生 5:作者在结尾时将莲花和牡丹对调,是要强调莲花或者是牡丹。

                生 6:突出具有莲花品质的人。
                生 7:强调当时社会的风气太不好了。
                生 8:强调当时社会上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了。
                师:其实正如你们所言,作者对调顺序就是要突出表达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

            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批判和鄙弃。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师:同学们,现在汇报你们本节课的收获吧。

                生 1:我了解了“说”这种文体。还学习了几个新文言词。
                生 2:我又学习了名词用作动词的几个文言词。还学习了对比衬托的写法。
                生 3:我了解了周敦颐当时的心境和他不愿意和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