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4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顾之川教授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必要的语
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
字、阅读与表达(包括口语与书面语)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
惯;四是独立思考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将语文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建构与运
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和理解。在2011版的《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
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
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2011版语文课标为基准,参考2017版语文课标对语
文核心素养的解读,本书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同样分为四个维度,分
别是:听说与读写能力、思维的发展、感受与鉴赏美、了解与传承文化。
(一)听说与读写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
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
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这一维度
在小学阶段体现为小学生口头语言的听、说能力和书面语言的读、写能力。综合
“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把它们与小学语文教学充分融合,小学生的语
文核心素养才能适时地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中
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
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
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素养在小学阶
段的体现是指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所疑问和思考,逐渐掌握语文
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性等思维的
发展。
(三)感受与鉴赏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
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