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67

第四章  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研究


             索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鉴赏音乐,感受音乐之美。体会美,创造美,强化

             审美素养,使高校学生在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发展综合素质,为未来的成长成才
             和发展夯实基础。
                 (二)创设音乐审美情境
                 在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组织学生聆听音乐、鉴赏音乐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环

             节。由于音乐属于声音的艺术,高校学生在音乐鉴赏中,要走进音乐与音乐内容,
             实现情感交融和心灵上的沟通,这就离不开相应的审美情境。教师要创设合适的
             音乐审美情境,构建适合高校学生的听觉环境、视觉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展开审美教学。教师应结合艺术审美的原则和艺术审美的需求,根据音乐鉴赏教
             学的具体内容,创设起审美情境,挖掘音乐的内在美,展示音乐的艺术魅力,创
             建起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受到音乐的熏陶,感
             受音乐,想象音乐,在动人心弦的环境中,提高审美素养。

                 教师可以在审美情境的创设中,向学生讲解李斯特升C大调《匈牙利狂想曲》
             所包含的民族情感,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严肃性,再结合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将
             这首乐曲中具有的艺术感染力和创新运用场景展示出来,使学生的音乐兴趣被充

             分激发,展开想象力,鉴赏音乐,提高审美水平。教师在创设审美情境时,要引
             导学生主动对音乐艺术进行鉴赏、分析,共同对音乐的节奏特点、风格特征进行
             分析、鉴赏,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发展其审美意识和音乐鉴赏能力。

                 (三)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在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音乐的水平,要对目前
             的鉴赏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创新,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摆脱传统的音乐鉴赏教

             学模式的局限性,加强对学生审美感受力的有效培养。教师要注重以感官为基础
             开展鉴赏教学,让学生综合运用听觉、视觉等感官,形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培
             养音乐审美素养。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要使学生体
             会到音乐的魅力和音乐学习过程的乐趣,感悟音乐之美,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

             用多媒体教学为高校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音乐作品,使高校学生能够在视频、
             音频的直观感受中,体会到音乐作品的内涵,深刻感知音乐艺术的魅力。以“独
             特的民族风”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该歌曲要求高校学生感受和欣赏具有代表性

             的民歌,对不同民歌的风格、音乐情绪形成深刻体会,提高审美鉴赏水平,高校
             学生在赏析作品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将民风


                                                                                    159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