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66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育理念的融入下,将审美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能够使高校学生在强劲的视
听冲击力中,提高情感体会,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强化对音乐的感受力。从高
校学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如幼儿园、小学等开始,就设置了音乐课程,高校学
生逐步开始了解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学校忽视
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缺少音乐鉴赏力和音乐分析能力,对音乐的感受力不足。
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结合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科学引导高校学生对音乐作
品进行鉴赏,有助于发展高校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强化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让高校学生在对音乐之美进行感受的过程中,提高音乐鉴赏水平,例如音乐的背
景、音乐的节奏、音乐的内涵等,均渗透着独特的音乐艺术之美。高校学生在审
美教育实施下鉴赏音乐,有利于增强音乐感受力,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审
美理念,体会音乐内涵,强化音乐感受力,分析音乐形象和情感,在动之以情中,
提升审美素质和音乐鉴赏能力,真正爱上音乐,从而激活高校学生的创作潜能和
创造美的热情,为其身心健康成长创建起良好的条件,由此可见,高中音乐鉴赏
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有利于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举措。
三、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以高校学生为主体
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本位的原则,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音乐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相比,
更能够受到高校学生的喜爱,在音乐鉴赏课程中,借助音乐本身的感召力和艺术
魅力,教师要以高校学生为主体,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使高校学生能够主动赏析音乐作品,探究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加深对音乐的深
刻理解,在交流和探讨中,开拓思维,深化音乐体会,形成音乐感知力、鉴赏力。
教师要始终坚持学生本位的原则,展开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音
乐鉴赏技巧的同时,落实审美教育的相关措施,在高校学生本位的理念下,使学
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
落实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探讨和体会音乐知识,品味音乐内
涵,提升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使音乐鉴赏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在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不能够一蹴而就,而是需要
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审美能力,强化对音乐的鉴赏水平,
使高校学生主动分析音乐作品。教师要给予高校学生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主动探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