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31

第一章  美学与美育


             养中的作用,为我国文化产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

             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要厘清美育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应分
             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则应讨论如何有效发挥美育对我国文化
             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美育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产物,在“文化”和“产业”
             两个层面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无论是“文化”层面的影响力,还是“产
             业”层面的市场性,其最终落脚点均是为社会发展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

             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进步就是
             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当前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时代,物质和精神对人民
             群众而言均不可或缺,人们会普遍追求高质量的审美境界。对此,在美育与文化
             产业之间建立“超链接”,可以从另一独特视角审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厘清

             其内在的逻辑关联。
                 (二)美育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首先,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美育的感性功能。美育是作为现代性命题

             被提出的,其本义是感性教育,即在理性教育的同时,促进人感性方面(如感知、
             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等)的发展。聚焦文化产业,根据布迪厄的经典文
             化资本理论,文化产业可大致分为两种形态:一是客观形态,即人们在视听感官

             上真实可感的有形文化产品;二是主观形态,即主体参与文化产业发展所表现出
             的文化能动性。对于客观形态而言,美育依托其并内化于其中,并通过物质形态
             向外界展现美育的产品和服务;对于后者而言,美育塑造主体的审美能力和创造

             能力,并使文化产业保持良好人才生态。
                 其次,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美育的指导功能。文化产业主要包括科教、
             休闲、媒介、体育等产业结构和形态,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产品形态,是人员构
             成还是文化内涵,都表明文化品质是增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美育的本质是

             社会文化功能,具有教化作用。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而言,美育思想的融入对文化
             产业的发展有自觉或不自觉的指导作用,即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突显
             出高质量的精神文化内涵。

                 (三)文化产业发展可以深化社会美育作用
                 首先,美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得到拓展。当美育参与到文化产业发展中时,


                                                                                     23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