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36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性的外化,在这一基础上的美育则成了通过学习如何鉴赏与创作艺术作品,来提

            高对艺术品的理解、评价与制作能力”。还有学者认为,美育即人性教育,是实
            现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特殊教育方式。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
            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这一文件的开篇,对美育的内涵做出了具有新
            时代特质的界定,即: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文
            艺工作和学校美育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与回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
            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 年国办印发了新中国成

            立以来首个国家层面的专门美育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
            见》。据悉,2020 年国家还将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
            的意见》,可以说有关美育的政策规格前所未有地提高了。另一方面,教育部与
            所有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

            开创性地构建了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联动机制,明
            确了政府的美育主体责任。各省级人民政府都制定了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
            实施意见。正是有了上述根本遵循、指导思想、政策部署、顶层设计和创新举措,

            近年来无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专业教育,学校美育工作都取
            得了长足发展。
                高校美育工作是整个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 年 3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
            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 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做好新时
            代高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其中,《意见》

            明确提出了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三项重点任务,即“强化普及艺术教育”“提
            升专业艺术教育”“改进艺术师范教育”,这实际上也是对高校美育工作内涵给
            予了明确界定,也就是说,高校美育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面向人人的以提高
            学生审美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公共艺术教育;二是以培养艺术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

            业艺术教育;三是以培养各级学校艺术教师为目标的艺术师范教育。
                (一)新时代高校美育的目标指向
                提高大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是新时代高校美育的目标指向。马克思认为,美

            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不仅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践要求,也是实现


            28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