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32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能够对美育本身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文化产业诞生于文化资本的运行之中,从
而激发了文化消费的出现,其中,文化消费与审美消费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促使大
众在文化审美上产生多样化的需求,美育则成为满足文化审美需求的方式。在这
一过程中,美育不再局限于文化教育功能,而是融入文化产品、文化工具等多种
物质文化形态中,拓展了美育的边界。
其次,美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得到升级。传统的美育工作主要集中在人才教
育培养层面,多是培养学生欣赏美、感悟美的情操,而形式上主要是美学理论课
程或美术实践活动。拓展至文化产业发展层面,由于其丰富的文化产业构成形式,
美育不再局限于传统教育模式,而是基于文化产业具体形态发展的需要,在理念
与实操上做出相应的升级调整。例如,文化休闲产业行业的主要宗旨是基于付费
的文化资源享受与服务,消费者不需要课堂式的审美说教,而是需要在物质消费
中感受美的存在,对此,美育的功能应倾向于如何使有形事物富含浅显易懂的美。
(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及不足
1985 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以及 1992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初步形成。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稳步增长态势,文化产业也随之不断扩大,
特别是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呈高质量发展态势。总体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在近
二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文化产业内部融合化程度不断加深。但是
也应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以期从正反两个方面厘清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首先,规模化势头不断加快。根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
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0 年上半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 16 个
行业小类比上年同期增长 18.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 2.7 个百分点。从现有的相
关新兴文化产业形势来看,盲盒经济、文创联名、破圈层作品等的出现都体现出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其中以盲盒经济为例,第一财经商业数据
中心联合天猫淘宝海外发布的报告显示,海外盲盒线上消费增速达 400% 以上。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文化产业不仅呈规模化态势,还在不断加快发展。其次,
市场化特征不断凸显。《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