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33
第一章 美学与美育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局面是: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各类民营
文化企业异军突起,它们以灵活的特点迅速成长为我国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力量。
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联合举办的“非遗购物节”,使“非遗”
通过市场化途径实现创收。
最后,融合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文化产业形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特别是
信息化时代,各类文化产业发展不再独善其身,各行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的趋势显著。以 2020 年出现的“破圈层作品”为例,其切入点是以地域文化或
传统文化为内核,借助声、光、电等现代媒体技术进行精细化呈现,在此过程中,
将主流文化与其他各类审美文化融入其中,以满足年轻群体的审美需求。
(六)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
首先,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从世界文化产业市场规模来看,在新闻
业,西方大国垄断率高达 90%;在娱乐业,全球 50 家媒体娱乐公司中,西方占
据了 95% 的份额。相比之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和开发率
仍然不足。
其次,高质量文化供给不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尽
管文化产品数量可观,但却面临着低端供给过剩与高端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导
致大量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涌现。对此,2019 年《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
作情况的报告》中明确强调要“不断优化供给结构”,其目的在于改变我国文化
产品“有数量、缺质量”的现状。
最后,创新性人才亟待补充。我国文化产业虽然种类丰富,但在技术、内容
等方面仍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原创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面对文化与技术交
融转型的要求时,相关业态模式仍不能很好地适应科技发展和大众审美的需求,
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创新性人才的缺乏。创新性人才是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
的中坚力量,能够为文化产业向多元化转型升级提供智慧。
(七)美育对我国产业发展的作用
美育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有着内在逻辑联系,以往的文化产业发展侧重于经
济效益,创新能力不足,质量水平不高,导致其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困境。美育作
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美育为我国文化产业
发展输送多元群体。
首先,美育可以提升消费者的审美素养。文化产业的输送对象是不同年龄段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