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40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审美和人文素养显著提升。到 2035 年,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要实现这样一个发展目标,首先,地方与学校
领导要加强对高校美育工作的充分认识。要从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准确把握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新
定位,深刻认识美育对于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新价值,充分体现构建德
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育人体系的新要求,充分加强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
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具体认识。其次,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要顺应艺
术教育的发展规律,符合大学生发展的具体需求。要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素养构成
与发展层次,在普及教育的同时,注重个性培养,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提
升。最后,要努力改善教育供给结构,形成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新供给侧结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提高审美素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对学校美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没有美育的改革与发展,就不能够满足
广大人民群众的美育需求,就不能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教育现代化。
此外,要兼顾不同地方区域、不同层次学校、不同类型学生美育的均衡发展。
目前,我国不同地方区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不同学校层次(普通高校
与重点院校)以及不同学生类型(艺术团学生与普通学生)间的美育资源分配不
均衡,优质美育资源往往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重点高校的学生艺术团学生培养上,
而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的普通学生所能享用的美育资源奇缺。高校美育的实施
包括课堂教学、课外美育实践活动和优美的育人环境,相应地,需要资金、场地、
师资等必要条件,美育需配有特殊的功能教室、特殊的教具,还需要有音乐厅、
剧院、美术馆等美育场馆,但许多学校在这方面的条件难以达到基本的美育需求,
甚至可以说,一些高校的美育场馆、设施设备条件等还比不上许多中学。同时,
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配备还很弱,难以满足开展正常艺术课程教学与
美育实践活动的需求。因此,在高校美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不断缩小现实差距,全面推动我国高校美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3. 建立健全高校美育工作的推进机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综合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美育工
作机制必须适应这些变化,目的是不断丰富资源,改进教育方式,增强育人功效。
高校美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校内各个部门以及校外方方面面。近年来通过不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