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9

第一章  美学与美育






                                  第一章  美学与美育




                                          第一节  美学



                 一、美学的含义

                 美学(希腊语:αισθητική;英语:Aesthetic)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德国
             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在 1750 年首次提出美学概念,并称其为
            “Aesthetic”(感性学),也就是美学。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

             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
             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何为美?这是美学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每位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有
             着自己的看法。这也并非一个简单的问题,通过它可以辐射世界的本源性问题的

             讨论。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对“美”的解释是复杂的。如古希腊的柏拉图
             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上的荣耀与光辉;俄国的车
             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中国古代的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一本

             《美学原理》则告诉我们美在审美关系当中才能存在,它既离不开审美主体,又
             有赖于审美客体。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文学中的“美学”主要指对文学艺术进行的哲学思考,其思辨性最强,关照
             范围最广。

                 二、中国当代美学思潮总论

                 (一)中国当代美学思潮的特性

                 美学思潮是现代美学史的基本单位,各种美学思潮的发生、发展和交替构成
             了现代美学史。美学思潮是现代性的产物,是对现代性的审美体验的反思。在古
             代社会,美学思潮还没有发生。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主体性发生,个体开始反思

             生存的意义;审美意识也开始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桎梏,于是形成了对现代性的
             审美体验体现为各种艺术思潮。艺术思潮是共同的审美体验的汇合,它不具有理
             论性。对审美体验的反思就构成了各种美学理论,这些理论形态就汇合成了各种


                                                                                      1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