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1
第一章 美学与美育
并存,这也体现于美学思潮之中。如果说作为对原发现代性反应体现的西方的美
学思潮是连续性地更替的话,那么作为对后发现代性反应的中国美学思潮则几乎
是同时引进、共同存在的。中国当代美学思潮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共生的,前
现代的、现代的、后现代的混杂在一起。中国现代性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
此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美学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反思现代性也已经
发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潮还是传入了,并且得到了强势发展。同时,
作为对西方现代美学思潮的反拨,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潮也发生了,它坚守中华美
学传统,同时吸收西方美学思想,以图重建中国美学。这就是说,在当代中国美
学思潮中,并没有哪一派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各种美学思潮仍然独立存在。
当代美学思潮主要有启蒙主义的实践美学(包括新实践美学)、现代主义的后实
践美学、后现代主义的诸美学流派以及依据中国本土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美学等。
除了多元共生的特性之外,中国当代美学思潮还有一个特性,就是中西美学
思想的交融互渗。本来中国现代美学是舶来品,但从它被引进之日起,就混杂了
中国血统,与中国古典美学发生了“杂交”,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美学思潮。例
如中国现代美学的开山始祖王国维,就是把康德、叔本华等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
传统美学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境界(意境)说、古雅范畴等。当代中国美学思潮
也是中西美学思想交流的产物。如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既有马克思的实践论思想、
康德等人的主体性思想,也融合了儒家、道家的美学思想。中国现代主义美学中
也把西方的存在论、现象学与中国的直觉论和主体间性思想相融合,这在杨春时
的后实践美学思想中有鲜明的体现。新古典主义美学则把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与
西方现代美学思想打通,如周来祥把中国的和谐思想与西方的主客体统一的思想
联系起来,叶朗的意象论与现象学联系起来等等。这种中西美学思想的交流,保
证了中国当代美学既具有现代性,也保持了中国美学传统的延续性。
中国当代美学思潮还有一个缺陷,就是发展不充分性。在西方,一种美学思
潮的产生和发展往往要经历数十年至上百年,然后才被新的美学思潮取代,因此
理论建设比较充分。而由于中国现代性的滞后性,各种美学思潮接踵被引进,历
时不久就被新的美学思潮取代。这种历史处境的好处在于,由于思想资源的多元、
丰富,中国美学现代化之路可以走捷径,用更短的时间赶上世界。但是,这也导
致了理论建设的严重缺陷,就是忙于追赶世界美学潮流,各种美学理论都没有得
到充分的发展。如 1980 年代引进了启蒙主义美学思潮;1990 年代引进了现代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