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167
4.
心灵疫苗——幸福密钥,身心相通,逆境向阳
·R Relation 积极关系。
在关系法则那一章中,我们用很多案例来呈现家庭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模式。
其实不论在任何情境任何场合下,你的人际关系模式都会延续最初和父母的关
系。我们的父母可能自身有很多缺憾,他们的人格和心智没有足够成熟,在我们
小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伤害。这些伤害代表着父母自己都没有处
理好的关系的议题,而由我们承接了。我们小时候应对这些伤害的态度和方法,
躲避、讨好、计较、责备、控制、上进……这些态度和方法是没有好和坏的,那
只是我们需要在这个家庭快乐安全地生存下去而主动选择的求生方式。而这种求
生方式会在我们成人后带入自己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
中。值得注意的是成人不会一直用求生模式来应对所有的关系的,在周围安全的
情况下,他会用成熟理智温暖有爱的方式来应对。当成人世界中出现和孩童时与
父母相处时相似的受伤的感受或者情形时,就会启动求生方式。这也是为什么,
我们看夫妻或者婆媳吵架时,就好像两个小孩在打架一样。但是,如何解决这种
自动化的模式呢?
梁漱溟曾论及人的三大关系。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广义上就是人与物
的关系;第二,人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是人际关系;第三,人与自身的关系。
人—物:人类自在地球上生存以来,首先面对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山
川河流,平原山地,热带雨林,雪山冰原……人生长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人类不同
的生存模式和合作方式,从而产生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生活,以游牧和畜牧业
为主的草原生活,以渔业为生的海上漂泊的生活……人类如何适应自然、利用自
然、并在自然中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中形成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并在人物关
系中产生了人与人分工合作的需要。
人—人: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可以看到,在金字塔的每一个层级都需要他
人,如繁衍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亲密的需求,需要社会承认
的需求,甚至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要的实现,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儒
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左边单人旁,右边二,拆解为“两个人”,即关系是至
少两个人的事。所以,积极人际关系需要社会意识和关系技能。
你可以理解和捕捉他人的情感吗?你可以意识到他人和自己的不同吗?你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