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63
2.
关系法则——心与心的距离,最远,也最近
表 2-3 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的八个阶段
1 婴儿前期 0~1.5 岁 信任 ~ 怀疑 5 青少年期 12~18 岁 角色同一 ~ 混乱
2 婴儿后期 1.5~3 岁 自主 ~ 羞耻 6 成年早期 18~30 岁 亲密 ~ 孤独
3 幼儿期 3~6、7 岁 主动 ~ 内疚 7 成年中期 30~60 岁 繁衍 ~ 停滞
4 童年期 6、7 岁 ~12 岁 勤奋 ~ 自卑 8 成年后期 60 岁以后 完善无憾 ~ 悲观绝望
①婴儿前期。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
赖性最大,如果养育者能以慈爱和稳定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儿童就懂得他
们可以不必为失去一位温暖和可依靠的母亲担心。所以,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
们也不会有明显的烦躁不安,不会有明显的分离焦虑。他们会形成基本信任感,
即安全依恋。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的需要或以不稳定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
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即非安全依恋。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孩子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
机没有得到成功的解决,孩子就会胆小惧怕。有安全感的孩子敢于希望,是注重
未来的过程;而没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必须为当下的需求是否可以被满足而担
忧,被当下所束缚。
重要的是对任何人和任何东西都信任的儿童必然会陷入困境。某种程度的
不信任是积极的和有助于生存的。但是,信任感占优势的儿童具有敢于冒险的勇
气,不会被绝望和挫折所压垮。
②婴儿后期。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在这个阶段中,儿童学会了很多技能,走、爬、
说话、抓握和放开,控制和排泄等,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
于是陷入自我意愿和父母意愿的矛盾中。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就是在这个阶
段。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
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父母需要按照社会公认的方向教导儿童,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