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地铁轨道施工技术
P. 179

第十五章 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消缺




             刚性大,受到车体振动的幅度和冲击力都要大于有砟道床。如果加上路线本身的
             平整性差异就会扩大这种振动,进而影响整体道床的稳定。
                 施工质量差异的因素。整体道床的铺设都会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内外因

             素的影响,比如气候因素、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质量的差异等。常见的
             质量问题包括:
                 ①灌注道床的时候存在基底积水,没有及时清理就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并导致
             基底返浆,影响道床的稳定性。

                 ②整体道床与隧道底部衬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不够,在列车运行振动后道
             床与二衬混凝土分离,产生互相拍打、摩擦并与渗漏水形成泥浆,长此以往将造
             成道床底部混凝土结构的严重磨耗、道床下沉开裂影响线路稳定,裂缝扩大形成
             病害。

                 ③混凝土浇筑工艺差,水泥标号不达标、道床的厚度不够、混凝土养生时间
             不足等改变了其质量性能,这些质量问题都会导致整体道床病害的发生。
                 地质水文影响因素,地下水对整个道床的影响不容忽视,地下水位高于隧道
             底部表面时,隧道底部受地下水长时间的浸泡和压力水的冲刷,沿隧道施工缝隙,

             夹带基岩的细小颗粒浸入隧道内,形成翻桨冒泥。造成整体道床基底(或填充层)
             局部空洞,整体道床上拱或者下沉随之开裂。
                 养护维修不良的因素,良好的养护维修质量必然能防止或延缓病害的发生与
             发展,但从日常的隧道作业养护情况看,普遍地存在着中心水沟堵塞、侧沟下水

             不通等情况,从而使既有的排水系统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沿中心水沟的流水长
             期经裂纹渗到道床底部, 基础积水会沿着伸缩缝、沉降缝和整体道床沉降不均
             形成的裂缝上升至道床。在列车动载反复冲击下形成泥浆冒出,加快了基底局部
             掏空速度,基底掏空速度的加大,反过来又加快积水生成,形成恶性循环,周而

             复始最终导致整体道床路基下沉。
                 2. 整体道床病害整治措施
                 对道床剥离灌浆补强,对道床裂纹、伸缩缝、水沟裂缝、轨枕与道床剥离缝
             进行修补。在注浆过程中须对道床变形(沉降或上浮)进行实时监测。

                 ①表面覆盖法。裂缝宽度在 0.2mm 以下的微细裂缝,采用弹性涂膜防水材
             料进行表面涂膜覆盖,以达到修补混凝土微细裂缝的目的。
                 ②压力注桨法。裂缝宽度小于 0.5mm 范围的微细裂缝,主要采用的是水泥



                                                                                 ·167·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