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195
第六章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全过程风险动态分析与反馈设计方法研究
装置设置领域及各国研究概况进行总结。
任何活动都具有风险,不可能通过预防措施来彻底消除风险,必须在风险水平与
利益之间做出选择,这就需要风险接受准则,确定风险的可接受区域、不可接受区域
和最低限度区域。由风险发生概率等级标准、风险损失等级标准、风险评价矩阵来确
定风险接受准则。
隧道工程中,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将对工程项目、第三方或周边环境造成损失,考
虑损失后果严重程度的不同,建立损失后果的等级标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承险
体对风险损失后果的定性估计可能不同。
风险矩阵法是最常用且被普遍接受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下面根据不同的风险概
率等级和损失后果等级,建立风险等级评价矩阵。
风险接受准则作为可接受风险水平的评判标准,其评判对象就是通过风险分析方
法得出的风险水平。本节依据风险矩阵法这一被普遍运用和接受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提出定性的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接受准则。
五、基于 WBS-RBS 的隧道施工动态风险构成分析
考虑隧道工程一般工期长、施工工序复杂的特点,采用 WBS-RBS 法对工程进行
分解,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对隧道施工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使用 WBS-RBS 法从
项目的结构组成和风险成因两方面展开剖析,通过耦合二者来实现对隧道施工风险的
识别,针对隧道施工中主要的施工方法、工序、关键部位施工及安全作业等方面,通
过分析施工阶段的各种风险发生的原因、可能产生的后果、发生的概率和损失进行综
合的分析评估。
(一)工作分解结构(WBS)
工作分解结构是将一个整体项目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系统的多层分解。具体到
工程中,就是工程—单位工程—项目工程—工序。
在隧道工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可以将工程划分为超前地质预报、洞口段明洞及
洞门开挖、洞身掘进施工、路面结构施工及施工配套工程,具体如图 6-5 所示。
• 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