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3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233
第六章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全过程风险动态分析与反馈设计方法研究
维沟通及共享。项目情况、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等信息需在组织内部从上至下并自下
而上全面沟通和共享。③有一套明确的政策以确保每一层级的工作人员都能正确地参
与风险管理的过程。④领先的风险评价和控制模式;⑤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另外,
针对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强调协同机制和保障机制。
①协同机制主要针对隧道风险管理目前基本上以科研单位为主体,设计、施工单
位以及决策部门共同参与、研究各方缺乏有效沟通的现状,研究过程中,需要加强各
方的协同意识,确保措施落实到位。②保障机制针对隧道工程,施工预算中对安全风
险管理费用没有明确的取费标准,并且由于隧道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部分施工单位
忽视风险,不愿意落实或者增加安全管理费用的现状,和目前相关专业人员力量缺乏
的现状,要实施严格的保障机制,确保风险管理成为隧道施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三)有效措施层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一些具体项目风险管理的做法,提出可以从以下方面强
化风险管理措施。
1. 成立动态风险管理办公室,加强参建各方的协同合作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是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施工单位等共同协作完成的,
动态风险管理离不开参建各单位的密切配合。为了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动态风
险预警的落实,在高速公路项目成立了设计风险管理组、专业风险管理组、安全风险
管理组构成的隧道动态风险管理办公室。其中,设计风险管理组由设计单位派驻现场
的设计代表组成,负责落实根据动态风险分析结果对预设计进行动态的修改调整;专
业风险管理组由建设单位组织的专业人员以及施工单位专门人员组成,其中超前地质
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在高速公路招标文件中明确全线隧道施工都应
委托具备资质的探测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地质结构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监理单位负责
监督。地质预报结果和量测数据由施工单位专业人员与建设单位的专业人员进行计算
分析。分析结果直接反馈于建设单位项目工程师,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般专业技术问
题,由项目工程师现场召集四方会议(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施工单位)
负责处理,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向建设单位汇报。风险管理过程中遇有重大技术经济问
题,则上交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研究决定。每个风险管理组有相关专
业人员构成,风险管理组统一由项目风险管理办公室管理,具体组织形式见图 6-30。
• 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