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76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3)确定预测计算的时段丁,并确定各声源的发声持续时间 ti。计算预测
            点时段内的等效连续 A 声级。
                (4)将噪声影响值与预测点处的噪声现状值叠加作为该预测点的预测值

            (Leq)。
                (5)等声级图绘制
                计算出各网格点上的噪声级(如 Leq、WECPNL)后,采用某种数学方法(如
            双三次拟合法、按距离加权平均法、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并绘制出等

            声级线。等声级线的间隔不大于 5dB。对于 Leq 最低可画到 35dB,最高可画到
            75dB 的等声级线,一般需对应项目所涉及的声环境功能区的昼、夜间标准值要求:
            对于 WECPNL,一般应有 70dB、75dB、80dB、85dB、90dB 的等值线。等声级
            图直观地表明了项目的噪声级分布,为分析功能区噪声超标状况提供了方便,同

            时为项目优化选址、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提供了依据。

                二、声环境影响评价

                (一)主要内容

                (1)确定评价标准。根据声源的类别和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等确定
            声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没有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区域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参照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和 GB/T151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
            规范》的规定划定声环境功能区。

                (2)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评价标准,评述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行
            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状况(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
                (3)分析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包括受超标和不超标噪声影响的人口
            分布)。

                (4)分析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
                (5)分析建设项目的选址、设备布置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
            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对策的适用性和防治效果。
                (6)为了使建设项目的噪声达标,评价必须提出需要增加的、适用于评价

            工程的噪声防治对策,并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
                (7)提出针对该建设项目的有关噪声污染管理、噪声监测和城市规划方面
            的建议。



            ·62·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