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72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质量现状监测方案,由环境监测机构实施监测。当取得监测数据后,应对数据的
            有效性及合理性进行检查,如发现数据变化异常或与收集资料差异较大,应反馈
            监测机构进行数据核对。

                (3)根据监测数据.对照评价标准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作。
                (4)根据水体水文特点和污染物特征,选取相应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工作。
            模型中参数的选取,应通过计算或查阅资料等方法确定。

                3. 整理评价结论阶段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影响预测评价结论,均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
            重要结论,对拟建评价项目的实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必须体现工作的客观和全
            面,方能作为管理部门参考的依据。当出现不支持评价项目的结论时,应分析出

            制约因素及原因并反馈项目建设单位,通过调整建设方案等方法进行进一步论证。


                          第三节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一、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一)预测范围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可与现状调查范围相同,但应包括保护目标和环
            境影响的敏感区域,必要时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
            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预测重点应包括:

                (1)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2)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下游区域;
                (3)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如重要湿地、与地下水相关的自然保护

            区和地质遗迹等);
                (4)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区域;
                (5)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二)预测因子
                1. Ⅰ类建设项目
                Ⅰ类建设项目预测因子应选取与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有关的特征因子,选



            ·58·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