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75
第四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 Ⅱ类建设项目
评价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水头)影响时,应依据地下
水资源补采平衡的原则.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及可能出现的环境水文地
质问题的类型、性质及其影响的范围、特征和程度等。
3. Ⅲ类建设项目
Ⅲ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按照Ⅰ和Ⅱ进行。
第四节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一、声环境影响预测
声环境影响预测是在噪声源调查分析、背景环境噪声测量和敏感目标调查的
基础上,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噪声影响,按照噪声传播声级衰减和叠加的计算方法,
预测环境噪声影响范围、程度和影响人口情况。
(一)预测方法
(1)收集预测需要掌握的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的建筑布局和声
源有关资料、声波传播条件,有关气象参数等。
(2)确定预测范围和预测点:一般预测范围与所确定的评价范围相同,也
可稍大于评价范围。建设项目厂界(或场界、边界)和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应
作为预测点。
(3)预测时要说明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具体来源,包括类比测量的条件和
相应的声学修正,或是直接引用的已有数据资料。
(4)选用恰当的预测模式和参数进行影响预测计算,说明具体参数选取的
依据、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及误差范围。
(5)按工作等级要求绘制等声级线图。
(二)预测步骤
(1)选择一个坐标系,确定出各噪声源位置和预测点位置(即坐标),并
根据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把噪声源简化成点声源或线状声源。
(2)根据已获得的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和声波从各声源到预测点的传播条件,
计算出噪声从各声源传播到预测点的声衰减量,由此计算出各声源单独作用时在
预测点产生的 A 声级 LAi。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