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6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情隐患,树立全民动物防疫意识,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为可能
            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设置层层“屏障”和建立各种防火墙,切实提高整个社会网
            络抵抗重大动物疫情的“免疫力”。

                (3)政府主导性
                在重大动物疫情来势凶猛,给社会造成强大冲击力的背景之下,个人的力量
            根本无法与灾难性疫情相抗衡,所以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的主体只能是政府。
            同时大部分行政资源可由政府支配,加上国家机器的强大助力,在紧急状态下,

            任何非政府组织无法像政府一样指挥调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因此重大动物
            疫情应急管理只能由政府来主导。
                (4)多方协作性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涉及国家、地区和行业等多方

            利益,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分工合作机制。如财政部门负责资金预算、交通部门负
            责交通秩序维护、卫生部门负责医学监护、军警部门负责扑杀染疫禽畜等,出于
            环保和野生动物保护等因素,还需要环保部门和林业部门的支持。此外,重大动
            物疫情的控制和处理必须取得整个产业界的支持,只有所有企业组织和养殖业主

            采取统一措施才能成功。同时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没有产业
            界的支持和投入,单纯靠政府资金是难以实现的。

                二、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情况


                近些年,我国的动物疾病防疫体系逐渐完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由
            于动物疾病应急机制不完善、防疫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防疫法律法规不完善、基
            层防疫体系不够健全、基层防疫队伍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
            生,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安全危机。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004 年 1 月首例高致病性禽
            流感在广西隆安县发生,仅 2004 年我国就有 16 个省份先后发生了 50 起疫情,
            发病家禽高达14.49万羽,其中有12.91万羽死亡,为防止疫情蔓延扑杀904.5万羽;

            2005 年间,我国又有 13 个省份发生了 31 起禽流感,感染家禽高达 15.82 万羽,
            其中 15.12 万羽死亡,为防止疫情蔓延有 2222.58 万羽扑杀。同时 2005 年还引起
            候鸟禽流感1起。2006年,我国又发生了禽流感疫情10起,9.28万羽家禽感染,5.27



            ·4·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