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21

第一章 动物疫病防控及管理研究



                 (2)建立健全生产恢复机制,积极落实扑杀补偿政策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要对因应急管理引起的畜禽死亡或防控疫情扑杀的
             畜禽进行补偿,补偿的金额要根据市场实际价格作为标准,以促进疫病防控的
             彻底落实。疫情过后,国家要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优惠政策促进灾后生产恢复的

             建设。
                 4. 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国家出台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是总体应急预案,是地方制定具

             体疫情应急预案的指导性文件。基层要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规律、环境因素等制
             定有针对性的各类疾病的应急实施方案,要避免照抄照搬、千篇一律。还要加强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演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应急演
             练纳入法制管理轨道,使应急防控常态化、全民化;要完善应急演练的评估机制,

             确保应急演练的财政支持,确保该工作顺利开展。
                 (三)建议
                 1. 强化疫情的风险管理
                 要着眼全局,将风险管理工作纳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整体战略规划框

             架,保证防控战略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实现体制、机制和技术的
             协调统一。要健全机制,将应急管理工作“关口前移”到风险管理层面上,使应
             急管理从事后被动型到事前主动型的积极转变,使实现应急管理工作从控制扑灭
             疫情,预防减少疫情转变。

                 2. 加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
                 各级政府应建立高效的、统一的动物疫情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对重大动物疫
             情应急处理的统一指挥、决策。同时,各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应与卫生、自然
             灾害等应急指挥机构一样,下设统一的常设性日常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重大动

             物疫情应急管理的日常管理职能,又能够在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成为综合协调、
             信息汇总、管理危机应对的核心机构。
                 3. 完善疫情信息管理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动物疫情信息系统建设,健全动物疫病信息网络质保体系。

             尽可能拓宽疫情信息来源渠道,加强村级动物疫情信息员的管理,增加监测病种
             范围,扩大监测覆盖面。要规范信息报告,保证信息传输高效、及时、准确。同
             时要建立决策指挥信息平台,具备及时汇总分析功能。



                                                                                   ·9·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