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22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4. 完善预案编制与管理
                要在继续完善总体预案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各病种的应急实施方案的制定和
            完善工作。应急实施方案的制定,讲究“明、实、精、明”。“明”就是要求每

            个实施方案要责任明确、职责清晰,确切解决做什么、怎么做、谁负责的问题;
            “实”就是要求实施方案编制要实事求是、实际管用,同时针对政府、企业和
            不同职能单位的应急方案应分开制定;“精”就是要求在编制实施方案时文字应
            “少而精”,避免“大而全”。此外,必须加强对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的动态管

            理,避免“束之高阁”,并对其宣传解读、培训演练、评估修改,使之不断完善,
            以符合实际需要。
                5. 完善物资储备制度
                应及时制定《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规范》,按照分级、适量、有

            效的原则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并建立多元化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即实现政府储
            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实现实物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
                6. 建立财政保障机制
                建立应急预算制度,保障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资金的供给,同时要逐步建

            立重大动物疫情风险防范基金,每年滚存管理,保证一旦发生重大疫情,资金能
            够调得动、用得上。另外,要进一步规范资金投入环节,科学配比资金投入,增
            加动物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预警体系等预防预警的投入比例。
                7. 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管理系统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相对薄弱。要在
            借鉴、跟踪国外应急管理策略和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疫情应急预警与风险评估、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心理救济、动物疫情信息获取及分析应用以及复杂条件
            下应急决策等科学问题的研究。


                四、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一)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管理问题
                一是管理机构不够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指挥机构普遍是临时机构,

            人员也几乎为临时抽调,难以有效应对紧急突发疫情,影响疫情处置效率。二是
            养殖生产底数不够清晰。各类养殖生产统计信息停留在“纸面”上,缺乏立体的
            数据信息,不利于动物防疫特别是突发疫情应急应对。三是应急预案编制修订不



            ·10·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