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9
第一章 动物疫病防控及管理研究
流行趋势进行分析,尽早做出应急预案。但是我国动物疫情测报体系还不完善,
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收集不全面。疫情监测比
较被动,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导致某些乡镇、农村散养的畜禽没有及时
监测。一些科研机构的实验动物没有纳入疫情报告体系。野生动物驯养区和分布
区等也没有纳入监测体系,存在监测盲区。二是信息传送不及时。一些基层动物
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备设施陈旧、不完善,导致需要上报的信息缺乏准确性
和时效性,而且县市级之间、部门之间的疫情发生情况、监测信息缺乏横向联系,
导致信息不通畅,对突发疾病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只有发生重大疫情的时候,政
府进行干预,才能做到信息同步共享。三是信息处理、分析缺乏科学性。对于收
集的疫情监测信息,缺乏严格的甄别和深度处理,不能进行科学利用,导致预警
体系缺乏科学的依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补偿机制不完善
重大疫情发生以后的补偿机制不健全,影响养殖户参与疫情检测检疫的积极
性。疫情发生后,对畜禽紧急接种、扑杀等都会对养殖户造成损失,如果不能对
造成的损失进行及时补偿或者补偿的金额太少,当猪场中有疑似病例或者因传染
病出现死亡时,养殖户就不会自觉上报,唯恐出现因病屠杀的情况,给自己的养
殖场带来损失。
4. 应急预案不科学,操作性差
随着疫情防控意识的增强,越来越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但是应急预案的编
制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很多地方尤其
基层制定的应急预案多为国家或省级相关部门制定的翻版,没有根据当地疫病的
流行规律以及疫情的危害程度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应急预案,这就造成当重大疫
情发生时,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应急预案多为国家关注的几种疾病
类型,对一些发生率低、关注度低但是又有潜在风险的疫病没有专门的应急预案。
二是应急演练问题突出,有些地方虽然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是应急管理比较落后,
应急演练的形式单一,范围有限。同时,由于应急演练需要投入资金,因此很少
进行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演练,多为小规模的模拟演习。
(二)完善相关制度
1. 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管理体制
我国卫生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的,卫生资源条块分割,信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