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8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218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2. 热应激的外在表现
鸡没有汗腺,而且被覆丰厚的羽毛,在外界温度低于 27℃时鸡的主要散热
方式为辐射、对流和传导;当外界温度高于 27℃时则以呼吸蒸发散热为主,即
靠呼吸排出水蒸气来调节体温,气温越高,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当温度高到机体
无法应对高温变化,就会产生热应激。其外在表现为:
鸡群采食量降低甚至绝食,体温上升 0.5℃,呼吸频率加快,最高可达每分
钟 200 次,张口呼吸且粗重。双翅展开下垂,不喜活动。饮水量急剧增加,排泄
也增加。抵抗力下降,死亡率加大。生产性能下降,增重缓慢甚至减轻,对矿物
质、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 C 的需求量增加。热应激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当鸡体
温升高至 42℃ ~42.5℃时,鸡会出现张口喘气、翅膀下垂、咽喉颤动等变化;当
体温升高到 45℃时,就会引起鸡只昏厥死亡。
3. 热应激的内在表现
首先,在热应激作用下,鸡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功能增强,引
起呼吸加快加深,心搏增强,心率加快,血流加速,体温升高。
其次,热应激时鸡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 120 次以上表现为热喘息。热喘息的
出现是鸡体温度超过 42℃的标志,鸡只出现热喘息时,血液中化学平衡向生成
+
CO 2 方向移动,导致 H 浓度下降,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最后,由于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外表,使体表、上呼吸
道及腹部肌肉的血液量增加以加快散热,而流经消化道、肾脏、生殖系统的血液
量减少,影响了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使鸡的生产性能下降。
(二)热应激对鸡生理健康的影响
1. 热应激对肉鸡采食行为的影响
热应激导致肉鸡采食量下降是由于采食中枢受到部分抑制,消化道活动功能
减弱。据统计,当环境温度高于 32℃时,温度每上升 1℃,采食量降低 4.6%。
肉鸡发生热应激时,呼吸速度增加,心律提高,血液循环加快以增加散热,导致
体表、腹部肌肉等处的血液量增加,从而使消化系统、内脏器官供血不足,影响
消化系统和内脏器官的生长及生理功能。
2. 热应激对鸡消化、代谢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 30℃以下,随温度升高,食物养分消化率升高,主要是由于消化道蠕动
减弱,使食物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微生物和消化酶的作用及已消化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