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0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210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课堂的进行,应该换场地,那这个场地应该在什么地方,这是教师应该考虑的第
            一个问题;由于室内场地是有限的,并且出现极端天气的时候,为了保障课堂进
            行,教师肯定都会转为室内活动,这对于没有找到合适场地的教师来说就又是一

            个难题,所以教师应该明确,如果只能在教室进行体育课堂的情况下,教师应该
            进行什么内容,传授什么知识;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活
            动已经进行完成了,却还有很长的时间才下课,这段时间应该进行什么活动,这
            种活动不仅要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积极性,难度还不能太高。

                在进行规划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活动的强度搭配。在活动进行的时候,教
            师面对不同强度的活动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把什么项目放进课堂中,就只是
            看到什么就放什么,这对于学生的体质增长是不利的。教师在设置的时候,要注
            意对体育活动的搭配,将难度大、不易完成、累的项目与难度小、花费时间少、

            学生更容易接受的项目穿插进行,能够在完成活动之后,让学生有更多的缓冲时
            间,并且难度小的运动能够让学生一直保持运动的状态,为之后的运动做好热身,
            促进运动的有效进行。
                5. 利用手机 APP 布置课外任务

                高校的体育课堂是有限的,有些学校一周只有一节体育课,对于学生而言,
            在体育课上维持的体育状态只能持续一段时间,并不能维持很久,所以只是在课
            堂中进行体育活动根本达不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
            要督促学生进行运动,除了参与体育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之外,还有

            一个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运动的方式,那就是进行 APP 的运动打卡。但是在使
            用 APP 的时候,学生也有很多敷衍了事的情况,对于学生的跑步状况而言,很
            多都是造假的,这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教师可以建一个群,要求学生每
            天对自己的运动内容进行打卡,实现对于学生运动情况的监督。为了促进学生的

            运动是有效的,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运动项目进行初步选择,分为不同的难度和不
            同的项目,对于跑步而言,有直观的路线图可以展示,但是对于其他的项目,可
            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对于自己近期所学的内容进行展示,如有些学生进行的是某个
            舞蹈,就可以把舞蹈的展示列入考核的过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平时对于运动项目

            的学习,进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体育课成为他们的噩梦,教师要想在体育课堂中提升学
            生的身体素质,还是不够的。只有将体育运动与学生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能



            ·200·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