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215

第五章  大学生体育运动营养与健康


                                  第四节  常见体育运动损伤




                 一、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防范措施

                 运动损伤顾名思义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据调查显示,我国青
             少年是运动损伤的主要群体,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青少年因运动相关损伤而接受治

             疗。无论是从事何种体育项目,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即使拥有较高天赋的青少
             年,也必须经过日积月累的运动训练。而在参与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高强度、
             高要求的挑战,以及与日俱增的身心压力,都会导致青少年运动损伤频发。随着

             国内运动安全防护意识的普及和增强,以及训练理念和方法的成熟,青少年运动
             员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风险已经有所减少。但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在
             开展体育运动训练时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如训练强度和身体素质不匹配、训练方法

             不科学、忽视训练前后的准备和保养等。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增加青少年运
             动员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受伤风险。为了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安全,对于青少年
             的体育运动训练必须从风险角度重新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全方位做好青少

             年运动训练安全防护,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的成因

                 1. 运动员相关因素
                 运动员是体育运动训练的直接参与者。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影响了运动损伤
             情况。部分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跟不上训练项目强度,又不注重训练前的运
             动准备以及训练后的放松活动,且自身缺乏足够的自我防护意识,就很容易出现

             运动损伤。
                 2. 教练员相关因素

                 教练员是运动员参与体育运动训练的指导者和监督者。体育运动训练中运动
             损伤的发生与教练员的专业素质有着直接关系。部分教练员专业素质不佳,运动
             损伤防范相关理论功底薄弱,实践能力较差,训练经验严重不足,难以为青少年
             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从而导致运动损伤风险突出。除此之外,

             许多教练员只关注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和技能水平,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无
             法为青少年排忧解难,从而导致青少年身心俱疲。



                                                                                 ·205·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