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2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232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要原因之一。
2. 青少年篮球运动损伤等级与复伤情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调查研究发现,在运动损伤等级中,下肢部位的受伤等
级较高,对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的影响较大。基本恢复周期都在 2 周左右,严重
的甚至超过一个月。受伤之后,再次受伤的情况也多数出现于下肢关节以及肌肉。
下肢的复伤概率也远远超过上肢部分。这是由于下肢关节和肌肉在篮球运动中的
参与程度较高。篮球的技术动作很多是由下肢开始发起,下肢的发力是运用技术
动作的基础,如跳跃和投篮等。下肢较高的利用率,导致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较
大。在训练或者比赛的过程中,对身体的保护不到位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原
因。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基础身体素质,不足以参与高强度的篮球运
动,所以也会诱发运动损伤。
(三)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训练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总结出一系列预防运动损伤的功能性
体能训练的方法,主要针对身体稳定性训练、身体基本动作模式训练、基本力量
素质训练、身体协调灵敏性训练,同时安排泡沫轴放松和筋膜的松解。
1. 身体稳定性训练
相较于闭锁式运动而言,篮球运动是一项开放式运动,开放式运动对于身体
稳定性的要求较高。人体在多环节运动中,邻近关节总是交替发挥着灵活和稳定
的作用,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训练,应着重练习核心区域的稳定
性。核心区域的稳定性在篮球运动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区域在运动中是上
下肢的支撑点,只有脊柱和骨盆区域相对静止,髋关节肌肉收缩才能更好地带动
腿部运动,只有胸椎、腰椎维持相对静止状态,肩部及上肢才能精准做动作。在
篮球运动的投篮动作中,踝关节到腕关节的依次发力,力量由下至上传递,最后
出手产生最佳效果。核心区域的训练使核心区域的肌群主动收缩,训练其主动收
缩的能力。在日常训练中,可以通过膝肘撑平板支撑、脚肘撑平板支撑、爬行训
练(如鳄鱼爬、横向爬行等),以及仰卧手脚触碰等一系列动作加强核心肌群稳
定性。
下肢肌群稳定性练习也是身体稳定性的重要一环。分析运动损伤的等级、部
位等情况,膝踝关节腔薄弱,周围并无大肌群保护,仅仅依靠周围韧带进行支撑
加固。篮球运动中的起跳和落地,都会对膝踝关节造成冲击,所以加强下肢稳定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