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7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247

第八章  生态环境评价



             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使采样工作的流程更加规范。
                 第三,在采样完成以后,有些样品中可以加入一些固定剂,这样在保存的时
             候,样品不会发生不可测的改变,以保证监测结果更加准确。

                 第四,在现场监测采样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仪器设备,对这些要进行统一
             管理,并依规定进行维修、保养,在现场采样中受到损伤的仪器设备要及时修理,
             每次采样完成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在下一次的采样中正常使用。
                 第五,在采样之前,现场监督管理人员要亲自勘察现场,详细了解现场环境,

             对采样地进行详细标注。
                 总之,在监测过程中,要对每个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
             成因和解决方法,在新项目开始前,要就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开会讨论,商讨出相
             应的解决方案,尽量避免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现场采样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环境监测最初的步骤,也是决
             定环境监测结果的重要基础。所以,监测机构要从上至下重视现场采样工作,加
             强对其的质量控制,从监测设备、人员、流程等各个方面细化环境监测工作,让
             环境监测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功效。

                 (三)正确填写监测原始记录
                 监测原始记录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完整、规范地填写,是监测质量控制的
             关键。原始记录格式设计不能过于简单,内容应包括编制检验报告所需的全部信
             息及能复原监测的足够信息,包括:样品名称、编号、监测项目、地点、日期、

             测试依据和方法、监测结果及参加监测人员(监测人、复核人)的签名以及监测
             环境条件、仪器名称等。监测原始记录应由监测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及时填写,不
             得凭回忆追记或事后抄正,不得随意更改。必要时对现场发现的异常情况备注
             说明。

                 1. 环境监测报告的新要求
                 虽然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报告和监测数据在刑事案件中可以作为证据使
             用,但使用是有前提条件的,必须符合证据规则,经得起法庭查证,且收集程序
             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这就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提出了新要求,如果不满

             足这些新要求,监测数据可能被判定无效。
                 (1)监测报告必须有符合性判定
                 长期以来,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报告中只是给出一张监测数据表,这种



                                                                                 ·235·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