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2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252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随机”抽查中发现,受委托的社会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报告》仅在封面盖有“报
告专用章”,缺少资质认定标志(CMA),在形式要件方面欠缺,所以其监测
报告中的数据效力就受到争议。
环境监测报告是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技术服务产品,内在质量要过硬,外表
形式要完美,符合相关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对监测报告、原始记录的技术审
核过程中,审核监测报告时要对照原始记录,做到信息完整、充分、客观,才能
确保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准确可靠,经得起法庭质证。
(四)加强监测数据的审核
通过监测数据审核,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可有效减少异常数据的产
生。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对现场监测
原始记录、实验室分析原始记录进行三级审核,选择具有丰富的现场监测经验、
实验室分析经验的人员担当审核人员,明确各级审核人员的审核要求。
随着国家和民众对环保工作的日益重视,出具准确可靠、高质量的监测数据
也成为环境监测机构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一方面管理是靠数据说话,另一方面也
要用数据说话,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手段,其依据就是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监测理论与技术,以认真严谨的工
作态度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更好地服务于环保事业,促进生态文明建
设的良好发展。
在对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中,时常提到审核的监测数据必须达到具有监测数据
的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现就它们的具体含义以及与环境
监测数据的关系做以下分析。
1. 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审核
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的有效样
品特性,所采集的样品必须反映总体的真实状况。
环境监测现场的审核人员要根据自己的审核内容严把现场采样的质量关;负
责室内审核的人员应着重审核现场采样的原始记录是否完整,采样人员是否严格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尤其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偶然性和人为因素影响
记录。要审核水文、气象特征的描述及污染源监测点位、生产工况、排污周期、
取样方式的记录和污染企业相关人员的签名等。
如果发现监测数据有异常情况,首先应从采样原始记录开始详细分析原因,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