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116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系统完成,即所谓的归档功能。归档功能最好还具有定期删除已归档数据,以释
            放存储空间的功能。
                电子会计资料归档过程中的有关要求可参照国家标准 GB/18894—2002《电
            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元数据项的要求参见档案行业标准 DA/T46—2009

            《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归档时电子会计资料的封装格式可参见档案行
            业标准 DA/T48—2009《基于 XML 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为使归档后的电子
            会计档案长期可读,电子会计资料归档时的存储格式应选择有利于长期保存的格

            式,具体要求可参见档案行业标准 DA/T47—2009《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
            需求》。
                企业在购买、实施会计软件时,应充分听取本企业档案部门对于电子会计资
            料的归档范围、元数据项、归档后的存储位置、归档储存格式等方面的意见,使

            电子会计资料能够顺利归档。
                第十四条:“会计软件应当记录生成用户操作日志,确保日志的安全、完整,
            提供按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查询日志的功能,并能以简单易懂的形式
            输出。”

                用户操作日志是信息化带来的重要环境变量,也是工作规范制定中的重要考
            虑因素。在提高会计工作便利性、效率性的同时,日志就承担起更多的记录和还
            原核算过程的责任。
                值得供应商关注的是,该条规定的日志功能,不是传统的系统日志概念,而

            是为会计监督服务的用户操作日志。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供技术人员使用,
            而后者直接供会计监督人员使用;前者主要采用技术术语描述,而后者应当采用
            自然语言以及会计业务术语描述。具体来说,用户操作日志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完整性。会计软件必须能保证日志记录得完整,将所有对会计核算结果

            可能形成影响的用户操作记录下来,包括对核算结果有直接影响的数据录入、修
            改、插入、删除,对核算工作所依赖的基础数据(如会计科目表、银行账户信息、
            辅助核算项目信息、人员信息)的维护。
                二是安全性。会计软件应当采取技术手段,保证用户操作日志中的任何信息

            不被用户以任何手段修改和删除。
                三是可查询性。用户操作日志必须提供对各类操作的查询,以便会计监督人
            员筛选出想要的信息。否则,庞大的记录数据就是信息垃圾,没有实用价值。查



            ·104·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