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115

第四章  会计信息化概述



                 第十二条:“会计软件应当具有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满足外部会
             计监督需要。”
                 随着会计信息化发展,会计监督也在不断迈向信息化。一种新的检查方式就

             是监督人员从企业会计系统中直接调取电子会计资料,通过审计软件查阅、分析
             会计资料并找出问题。但是,由于各种会计软件没有统一数据接口,调取不同软
             件中的数据需要不同的工具,各政府部门、会计师事务所都各自开发自己的工具,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监督的效果也未必好。

                 除会计监督外,企业更换、升级会计软件,也面临着前后两种软件数据格
             式不一致问题,无法进行安全、有效的数据迁移,造成电子会计资料在迁移中的
             损失。
                 会计软件数据接口的国家标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会计、审计软件只要都

             遵循这一标准,不需要开发繁杂的接口工具,就可以实现数据的交换,满足会计
             监督以及其他需求。
                 配合这一规定的贯彻落实,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着手开展会
             计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制定工作。

                 第十三条:“会计软件应当具有会计资料归档功能,提供导出会计档案的接
             口,在会计档案存储格式、元数据采集、真实性与完整性保障方面,符合国家有
             关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
                 国内外经验表明,由于技术进步,电子会计资料依赖原生软硬件系统有可能

             由于升级换代而造成在一定时期之后不可读。这就决定了电子会计资料应离开原
             生信息系统进行归档保存。电子会计资料归档功能应是会计管理软件的一项重要
             功能。值得澄清的是,因系统运维需要而通过备份系统进行的备份,无论是在线
             的还是离线,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归档保存。

                 归档应是对电子会计资料进行鉴别、整理加工和移送档案管理职能部门进行
             保存的过程。归档时,首先要进行鉴定,区分需归档和不需归档的部分,去除不
             需归档数据和冗余数据,对准备归档电子会计资料鉴定其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
             性,并按重要程度区分保管期限,组成保管单位。在这个过程中,需将归档的电

             子会计资料转换成符合归档要求的存储格式,与其元数据一起按要求封装打包,
             从会计信息系统中导出,传送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或归档指定的存储位置,然后
             对已完成归档的会计资料进行标记,以防止重复归档。这些功能需要在会计信息



                                                                                 ·103·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