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42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联邦储备局不愿意对银行体系采取任何严厉的措施,担心那样做将对经济发
展产生消极影响。最优先的考虑是阻止可能出现的崩溃,为此他们希望能够发动
一场强劲的复苏,待经济复苏并走上正轨之后,再来考虑控制货币供应,并允许
利率上扬。他们本来也可以试图去控制银行,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坏账持续增
加,资本充足率日益恶化,对银行系统的信心仍然很不稳定。
最后,问题在国内贷款业务中暴露出来了。有些重要的经济部门并没有参与
复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农业与石油工业。同国际债务不一样,靠继续增发
贷款来偿付利息从而保持国内借款人免于破产,这一套做法根本行不通,因为债
务人实在是太多了。大陆伊利诺伊银行(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因执行宽松的
贷款政策而蒙受了重大损失。特别是它从已经破产的宾夕法尼亚广场银行(Penn
Square Bank)那里购入的一笔巨额能源贷款,但这笔贷款极不可靠。由于没有分
支机构,这个倒霉的银行只能极度地依赖借入的资金,因此成了公众注目的焦点。
储蓄与贷款业也在酝酿着风波。由于 1982 年之前的高利率,许多机构的股
本金流失殆尽。为了阻止一场全面崩遗的发生,大量的机构只得合并,或者谋求
救助里根当局所追求的是让市场自己来找出解决的办法就在这些机构的资本遭受
严重损失的时候,金融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场面之一出现了。许多清规戒律一下
子被扫除净尽,储蓄与贷款公司的活动范围扩大,投资资产种类极大地拓宽了。
由于储蓄贷款机构是在管制的气氛中陷入困境的,因此管制的解除被认为可以帮
助他们走出困境。私营企业也的确设计了不少机巧的方案以图挽救破产的储蓄与
贷款公司。绝大多数新投入的资金立刻以税损的形式扣除了,精明的投资者们只
用了很少的一点现金投入,就取得了对这些金融机构的控制权,它们都是有权开
展由政府提供保险的存款业务的机构。其中一部分落入了这样一些人的手里,他
们利用这些存款来支持可以获利的其他经营活动在野心勃勃的扩张过程中,握牟
厚利之机而无损微毫之虞。这一套做法实在令人不快,奇怪的是至今没有人加以
指摘。
在充分地利用了管理当局所提供的机会自肥起来的公司中,美洲金融公司
(Financial corporation of America)表现最为冒进,它的领导人是精悍的查尔斯·纳
普(Charles Knapp)。在收购了第一租赁金融公司(First Charter Financial)一
家老资格的公司,其存款由联邦储蓄与贷款保险公司承保(FSLIC)(Federal
Savings and Loan Insurance Corporation)——之后,通过经纪人以及无所不能的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