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41
第二章 银行会计
些,并且他们的会计准则允许巨额的秘密储备积累。英国银行的处境介于美国和
欧洲大陆银行之间,有些英国银行属于那些向欠发达国家提供贷款最为冒进的分
子。不过,在他们自己的分支系统中,其储蓄基础却要牢固得多。因此,永远不
至于像他们的美国对手那样,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神经过敏。
也许可以这样讲,联邦储备局在支持金融中心银行(money center banks)方
面走得太远了。这些银行用于重订还款时间表的费用,以及停留在纸面上的异乎
寻常的高利差都得到允许,可以列入本期收益,尽管他们从未从中获得现金收入。
其结果是,他们可以据此报告取得丰厚的收益,也的确有些银行在 1983 年增加
了他们的股息。
富于讽刺性的是,集团的组建以及与之相随的管理当局的悲观态度,正是这
一切拖延并转移了美国银行业的调整过程。债务国不得不承认严峻的现实,而银
行背着大量的可疑债务却有口难言,他们不得不竭力隐瞒债务的不可靠性。他们
收回利息的唯一指望就是增发新的贷款,这样一来,问题非但没有暴露,反而更
加严重了。银行对此的反应是试图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最理想的增长方式是提供
业务而不必占用资产,金融中心银行开发了许多新的业务,积极地将它们推向市
场。当然,他们也绝非不希望扩张其资产负债表。几乎所有的贷款在质量上都远
胜他们向欠发达国家所提供的贷款业务。当时正是杠杆收购的全盛时期,银行愿
意提供条件非常宽大的贷款。银行还大胆地吸收海外存款以充实自己国内的资产。
就这样,他们充当了美国吸收外来资本的基本工具。
遗憾的是,银行无法利用其报告中惊人的收益数字来提高其股权资本的数额,
因为这种把戏是骗不过股票市场的。银行股票的市场价格体现了对其公告资产价
值折扣所进行的真实还原。化学银行抓住了一次短暂的有利时机售出了一部分股
票,汉诺威制造商银行(Manufactures Hanover)也发售了一些股票以配合收购
CIT 公司(CIT Corp),然而这些只能算是例外。从整体上讲,银行不得不依赖
其留存收益,而那是不可能跟上资产增长的步伐的。
增长与多元化的竞争仍在继续。汉诺威制造商银行以高昂的代价购入了
CIT;各种“非银行”的技巧不断发明,以克服目前有关对地理分散的严厉束缚。
金融中心银行正在施加压力,要求开放洲际扩张,但他们遭到那些试图保卫自己
的地方银行的强烈反对。旷日持久的争论直到最近才算有了解决:在金融中心银
行进行跨越洲际的收购之前,先要给地方银行提供一个喘息的空间。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