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102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和结皮。其次,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及时采取洒水和苫盖等临时防治
            措施。在施工中要加强施工管理,防止施工车辆和人员肆意碾压、破坏施工范围
            外的原地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最后,竹节状集沙渗

            水沟可以起到蓄水保土、防治水土流失、保障风电场安全运行的作用。关于风电
            场道路的优化设计有待于我们继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二、贵州山区风电场场内交通道路设计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民用、工业用电负荷在快速增加,然而,由于我
            国电源结构不合理(70% 是燃煤火电),造成雾霾、固体废弃物、CO 2 、SO 2 等
            环境污染已十分严峻,因此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已势在必行。我国幅员辽阔,风能
            资源储量比较丰富。然而,受地理位置不同,地形、地貌条件千差万别等因素的

            影响,风能资源分布十分不均,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
            华北以及东南沿海城市及附近岛屿。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激励及地方政府的
            大力支持,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已得到大规模开发,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
            装备制造业的不断发展,风机性能的不断提高,风电场的建设与运行成本在逐步

            降低,在一些风速相对较低的低风速区,风能资源相对丰富区,风能资源具有开
            发价值的地区也开始规模化地开发利用风能资源。
                贵州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能资源具有规模化开发的条件。然而,受复杂多
            变地形条件的制约,风电场的建设难度主要集中在场内道路的建设。道路建设标

            准与道路的功用和造价方面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如何设计出在技术上可行、造
            价相对低廉、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后期运管简便的道路,就成为工程项目能否
            顺利建设投产,能否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工程概况

                贵州黎平二期大稼风电场工程,设计安装 35 台单机额定容量为 2000kW 的
            风力发电机组,二期总装机容量 70.0MW,接入竹山 110kV 升压站。贵州黎平二
            期大稼风电场工程,地处贵州省凯里市黎平县西北侧与剑河县交界处的山梁之上,
            风电场分德化和大稼两个场区,分别位于在建的黎平竹山风电场的西侧和南侧,

            距黎平县城约 50km,县城附近有高速公路通过,山脚有乡村公路连接,上山除
            了当地修建的极简易道路外基本没有道路通往场内。风电场场址区域属中山地貌,
                                2
            场区占地面积约 63km ,主要位于德化乡内。


            92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