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81
第二章 病毒性动物疫病防控
门处设防鸟网,此外可放置捕鼠笼、鼠药等灭鼠。
四、非洲猪瘟疫苗应用
(一)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一种实践中较为常用的疫苗类型,主要是使用某些物理、化学
方法对致病微生物进行灭活,使致病微生物丧失感染性及毒性,但又保留其免疫
原性的一类传统疫苗,已有多种传染性疾病通过使用灭活疫苗取得了理想的保护
效果。然而对于某些结构复杂的致病微生物,灭活疫苗的保护效果并不理想。在
ASF 发现初期,研究者们曾尝试研制灭活疫苗以获得免疫保护,但结果表明所研
制的各种灭活疫苗均不能有效地抵御 ASFV 强毒株的攻击,不能为猪带来有效保
护。Blome S 等在试验中尝试配伍最先进的 Ploygen(TM)或 Emulsigen(R)-D
佐剂,将其分别与灭活的 ASFV 配伍后免疫猪群,结果显示该疫苗在免疫后能产
生特异性抗体,但当使用同源毒株进行二次攻击时,仍不能为猪群提供有效的免
疫保护。从目前有关 ASFV 的灭活疫苗研究来看,似乎研发的成功率不高,极有
可能是 ASFV 在动物机体内及体外培养环节中所表达的蛋白差异较大,不足以产
生抵御 ASFV 的保护性抗体,或以其作为抗原,尚且缺乏刺激机体产生完整的细
胞免疫。
(二)减(弱)毒疫苗
研究发现,在感染 ASFV 耐受后存活的病猪体内能检测到大量特异性抗体,
对 ASFV 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减毒活疫苗具有作为 ASF 疫苗的研发潜力。根
据毒株来源情况的不同,通常可将 ASF 的减(弱)毒疫苗分为 2 类:传统减(弱)
毒疫苗和重组减毒活疫苗(基因缺失疫苗)。
1. 传统减(弱)毒疫苗
20 世纪 60 年代,ASF 首次传到非洲国家以外的地区:西班牙和葡萄牙。西
班牙和葡萄牙开始暴发 ASF,在此期间,研究者田间试验发现,在使用 ASFV 弱
毒疫苗免疫猪只时,一方面为猪提供同源及部分异源型保护,另一方面接种的猪
只出现了流产及肺炎等症状,增加了二次感染 ASFV 的风险。OURT88/3 和 NH/
P68 是研究者们利用自然弱化的 ASFV 弱毒株,此类毒株在免疫猪只后能够获得
一定抗同源毒株的免疫保护,但在对异源 ASFV 攻击时保护率极低,甚至无保护
作用,此外还存在毒力返强、散毒及副作用等严重问题。与传统灭活疫苗相比,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