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47
第一章 美术馆策展理念及方法
馆的增长速度加快。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中国高校美术馆共 230 余所 1,有
数百项目正处在规划中。毫无疑问,如今我国大学美术馆已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但究其建设质量,尽管一些如央美美术馆一般的一流高校美术馆已经取得一定探
索成果,但绝大部分高校美术馆,尤其是综合院校美术馆,在实践方面还较为空
白,绝大多数美术馆沦为学院师生课堂作业的展示厅和储藏室,具有与“陈列馆”
相似的功能,更谈不上对外影响力。即使是国内最顶尖的综合院校如清华大学,
其艺术博物馆目前距离它所期望的“世界一流艺术博物馆”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在运作专业化、展览创新度、学术研究成熟度、教育资源开发等层面与国外著名
高校艺术博物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在发展的地域性上,也有着严重的资源分配
不均衡问题,东部沿海等地区的大学美术馆在全国高校美术馆中,其数量占据二
分之一以上,在各个层面上都远远领先于中西部高校美术馆。
现代化的中国高校美术馆相较于西方起步较晚,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和教育体
制变革后,因艺术学科的特殊需要而渐渐从博物馆的体系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为
具有自身特色的集展示、收藏、教育、学术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
高校美术馆依托于大学强大的学术资源优势,通过对实物作品的呈现、研究和理
论表达,可以成为大学美术教育的有力补充,成为提升素质教育和提高审美素养
的高效平台。大学美术馆作为知识生产的文化场所,相较于公立美术馆,掌握一
定的独立性和学术话语权,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成为产生新思想和新观
念最适宜的实验场,又比私营美术馆更具有学术性研究背景。这是高校美术馆区
别于其他形式美术馆的根本特征之一。因此,高校美术馆的特殊性也导致了策展
实践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学院美术馆更加注重展览的学术性水平,注重展览与教
学和科研的紧密联系和渗透。
(二)国内当代策展的发展对大学美术馆的影响
1. 中国当代策展的历史沿革
当代策展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在探索
发展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兼策展人张晴在《中国当代艺术中
的策划人》中提到:“直到 1989 年春季的‘中国艺术大展’的举办,人们才‘依
稀看到了策划人在中国诞生的前夜’。”准确地说,中国策展的萌芽时期是从
1985 年“美术新潮”开始到 1989 年“中国现代艺术展”的举办。在这四年中,
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发展,中国经历着艺术的现代化转向,于是策展人在这样的历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