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48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Research on Exhibition and Planning in Art Museums


            史时期中应运而生。在中国当代艺术迅猛发展的几十年里,策展人所代表的文化
            意义和历史价值也随之越发凸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以自己的艺
            术观点和理念价值为指导思想的当代艺术家、批评家和理论家。正如吕澎在《中

            国当代艺术史》中所说,“他们中很多人已经是国内比较活跃的策展人,其中有
            范迪安、栗宪庭、高名潞、费大为等人。但是其中确定已经取得突破的地方就是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身上获得这些参与展览组织的工作人员身上已初步显现出当代
            艺术独立策展人的特征这一事实。”

                20 世纪 90 年代初,随着“十四大”的召开和随之而来的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局下,国内策展人与批评家们开始尝试从商业上为艺术和学术
            找到支撑,从而开始了艺术与商业、学术与市场对接的时代。并在 20 世纪 90 年
            代上半叶携带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景象走出国门,在西方艺术

            世界中崭露头角,中国当代批评家、艺术家、艺术机构以及展览的赞助者们开始
            不断思考和探索与西方构筑平等交流模式的有效机制。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美
            术馆中还没有专门设置“策展人”这一职位,所谓展览的策划者,多半是由体制
            外的艺术批评家担任。也就是这个时期,中国的独立策展人出现了,黄专、冯博

            一、毕蓉蓉、王林等新一代策展人崛起。发展至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中国当代艺
            术展览在西方呈现出喷井式增长状态,中国当代艺术家以“群体”和“个人”甚
            至代表“国家”等身份,参与到世界多元文化浪潮中。
                进入 21 世纪,文化成为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战略因素,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以

            文会友”是这一时期国家官方的文化策略。即用文化交流的方式进行对外沟通和
            宣传,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国家形象。在此背景下,中国美术馆于 2003 年重
            新开馆,并且正式引进了策展人制度,这标志着策展人时代的正式到来。在这之
            后还出现了上海双年展、广州双年展、北京双年展等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

            大展。发展到如今,策展这一舶来词在中国已呈现泛滥之态,高速发展的同时也
            面临着策展人水平良莠不齐和行业标准缺失的困境。在当今全球化艺术语境下,
            利用当代策展弘扬民族文化是国家和社会对文博事业提出的新方向,在此要求下,
            建立中国“策展学”是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为“当代策展”提供更广阔天地的

            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
                2. 国内当代策展的发展对高校美术馆的影响
                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策展人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然,他们大



            40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