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04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但是,德育工作从来就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德育工作如
果脱离育人工作的其他方面也必然收不到应有的成效,因此德育工作要体现到高
校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中。另一方面,德育工作本
身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解为多重构成要素,如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
德育保障、德育评价等,如果只片面强调其中的个别构成要素必然会使德育工作
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就德育工作与其他育人工作协同推进而言,一是要
对其他育人工作起到引领作用,使其他育人工作方向正确、目标明确;二是要融
入其他育人工作之中,在具体知识传授中凸显其价值内涵。就德育工作内部多重
构成要素协同推进而言,一是各德育工作分支要切实发挥作用并相互促进;二是
要有专门的德育部门或机构起到总牵头作用。
(四)必须强化责任意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要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
感。”《纲要》阐明了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培养学生服务国家的
责任意识,是新时期国民教育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清
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并把责
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是使命的召唤、是能力的体现、是制度的执
行。只有善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可以信赖的人。
责任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中最基本、最内在的层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
过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接触并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而逐渐形成的。
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表现得平常而又朴素。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责任意识
的培养,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责任意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强调的是热爱祖国的责任;“择邻而居”讲述的是孟母历尽艰辛、
勇于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卧冰求鱼”是对晋代王祥恪为人子尽孝道的责任意
识的传颂。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才能和谐运转、
持续发展。古往今来,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社会
的进步和民族的强盛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时代
呼唤着一代大学生自觉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责任和崇高使命。只有树立这种
责任意识,才能有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才能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