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08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教师的培训形式,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的综合素养、教学水
准和革新能力,为高校德育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促进德育的教学质量。高校不
仅要吸引德育专业相关人才,打造以专为主、兼为辅的教学模式,还要优化德育
师资团队建设,更要加强对德育教师的培训力量,为德育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
的机会,并鼓励其参加理论与实践活动,促进德育教师养成自主学习、善于学习
的职业素养,为德育改革工作提供保障。
(四)构建辅导员管理与德育融合模式
1. 构建“多主体作用客体”的高校辅导员管理与德育融合引导体系
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学校管理部门、后
勤服务人员以及学生家长等形成“多主体作用客体”的立德树人引导体系,辅导
员及其他培育主体应该把目标定位在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上,辅导员作为重
要的育人主体,肩负鼓励学生学习、开导学生思想、处理危机事件、引导学生做
好职业生涯规划等使命,帮助学生处理遇到的问题;专业课教师应该致力于理论
课的讲解和科研试验项目,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记忆力;思政课教师应不断传
播习近平总书记新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奋斗;学校管理部
门应督促各个院系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后勤服务人员为学生做好后勤服务保
障;家长为学生提供生活保障,关心爱护学生。学生作为立德树人的客体,要积
极配合各个育人主体的相关工作,多与辅导员互动交流,将辅导员当成知心朋友,
和辅导员分享每一份喜悦,和辅导员哭诉每一次悲伤;与专业课教师探讨理论知
识;倾听思政课教师每一次的心灵洗礼;遵守学校管理部门的规范制度;尊重后
勤服务人员的辛勤付出;感恩家长的殷勤叮嘱等等,构建“多主体作用客体”的
高校辅导员管理与德育融合引导体系。
2. 建立“整体性全过程”的高校辅导员管理与德育融合管理机制
(1)提高辅导员入职门槛,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管理工作
辅导员因其职位的特殊性和工作职责的广泛性,需达到一定的知识水平、具
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和社会修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随着我国科学技
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社会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具有综合素
养是辅导员队伍必须达到的标准,提高辅导员入职门槛是提升综合素养的前提。
新生正处于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到大学相对自由发展的过渡时期,辅导员作为
新生的第一任导师,为新生讲解入学相关事宜、思想引领、开展入学素质拓展训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