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05

第三章  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融合发展



             态度做好每一件事,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每一个行动。因此,新时期高校德育内
             容创新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强化责任意识:一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服务

             他人、奉献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三是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
             业精神,引导人们把职业目标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在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

             忠实地履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对家庭的责任,自觉地把责任意识转化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
                 (五)坚持开放理念
                 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已不再是由围

             墙封闭起来的环境,而是一种与社会密切互动的开放环境。高校将“推倒”围墙,
             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同样,高校德育也处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无论是环
             境、过程,还是内容的开放性越来越显著。突出表现为:在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
             家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不同国家的道德教育可以求

             同存异和相互借鉴;高等教育和社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高校德育更加贴近
             社会实际生活;大学生群体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自觉地把自身融入社会中去,因而
             各种社会思潮在大学生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决定了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成果最终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和选择,因而高校与社会

             之间共生互动的格局已然形成。总之,应该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面
             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课题。实践证明,德育的开放是社会发展、环境变化
             在德育中的映射,是德育对社会发展、环境变化应对的举措,是人们在开放—适
             应—创作—发展的循环中开展德育活动的描述。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必须与变化了

             的时代主题相适应,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进程相协调,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相结合,与时俱进,树立开放意
             识和创新精神,建立起开放的新型德育机制,才能体现科学性,永葆生命力。
                 其一要向世界开放。有学者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德育封闭、单一

             的价值取向,把中国德育的改革和发展纳入世界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中去,吸收一
             切合理的、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对中国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有益的东西。”人
             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进程表明,一种文化通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



                                                                                  ·97·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