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07

第三章  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融合发展



             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让大学生充分展现自身魅力和个性,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
             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加速德育观念的转变,促进大学生全面进步。
                 (二)优化德育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高校应进一步更新和优化德育知识内容,转变单一的形式,深入研究在正确
             思想观念引导下的德育新模式,让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进一步渗透到德育课堂。
             德育内容资源源于日常生活,所以高校德育应紧随时代发展脚步,满足大学生对
             社会热点时政的好奇心,并调动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意愿。高校德育内容应紧

             密联系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问题,让其在课堂中有参与感和体验感,充分感受到
             德育的实际意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和底蕴,不仅是我们的骄傲,也是
             高校德育最重要的内容和源泉。中国的民族文化历经漫长岁月的积淀,具有独特
             的历史魅力,把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德育中,构建富有文化气息的教学气氛,在

             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德育教学任务。
                 以往德育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教师在讲台讲授学生在课下听讲为主,被
             动的听讲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为了适应现
             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应从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实

             现创新。高校德育即使在理论知识教学的环节,也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结合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认知状态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德育
             工作。当教师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奠定理论学习的基础后,再进一步将
             教学程序推进到实践教学环节,选取具有适宜性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落实相关教

             学工作。具体而言,高校教育阶段的德育在理论知识的教育阶段,可适当融入微
             课视频工具或利用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依托具有信息化特征的先进教
             学工具和教学组织模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并且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
             而探索合作教学模式则常见于应用在德育的实践教育环节。例如,教师可以在网

             络平台上选取网络诈骗或网瘾少年的真实案例作为德育中的实践教学素材并进行
             应用,在课堂上呈现这些社会上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典型案例和问题,分析合作探
             索教学模式应用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在接触和分析实际案例的过程中接触良好
             的德育,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此外,德育组织形式的创新还包括组织学生参观红

             色教育基地,以革命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开展德育工作。
                 (三)加强师资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围
                 加强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是提高德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不断更新



                                                                                  ·99·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